在還沒有履約保證與價金信託制度的年代,過去買方多半是將購屋款項直接交給賣方,但若賣方惡意毀約或一屋多賣,買方往往求償無門。反之,若是買方以貸款名義,向銀行或地下錢莊取得高額資金後捲款潛逃,也會讓自售屋主蒙受房財兩空的損失。
所以以前這類「先付款、後過戶」的交易方式,隱藏著高度的不確定性與風險。
隨著房市制度日漸成熟,如今已有更妥善的保障機制介入,就像蝦皮購物的付款流程會透過平台「中介保管」,確認買家收到商品後才將款項撥給賣家,不動產買賣也可透過「履約保證」或「價金信託」來確保交易公平、安全,讓雙方都能更安心地完成流程。
履約保證制度是由第三方建經公司作為委託人,設立專戶代為保管買賣雙方的資金,並依據契約條款,監督款項撥付。若交易過程中出現違約行為(如產權爭議、一屋二賣等),建經公司可主動介入、發出存證信函,甚至協助解約與資金歸還程序。相較於自行協商或打官司,履約保證的處理效率高得多,最快1~2個月內可完成資金釐清。
目前市場上履約保證的費用,大多介於成交總價的萬分之2至萬分之6之間,並由買賣雙方各自分攤,因此常見向雙方各收取 0.03% 。
價金信託則是由買賣雙方共同向銀行申請,將交易款項匯入銀行的信託專戶中,並由銀行依合約條件進行撥款。
這種機制最大的優勢在於資金直接存放於銀行專戶,具備高度安全性,且受信託法保障,屬於獨立信託財產,能有效避免資金挪用,也能確保當買賣任一一方破產時,依然可強制執行。
不過一旦交易發生爭議,例如買方發現屋況與預期不符、或雙方對撥款時機出現歧見,銀行是無法主動協調的,只能等待法院判決或雙方共識,使得資金卡關風險較高。
價金信託的申辦費用方面,除了收取基本手續費(約1000元),還有依價金比例計算的信託管理費(約0.03%~0.05%),通常亦由雙方平均分擔。
圖片來源:Freepik
不論是採用履約保證或價金信託,核心的目的都是建立一個「安全、公正、可追蹤」的交易流程,對買賣雙方提供實質保障:
- 資金安全有保障:由履保專戶或銀行信託帳戶妥善管理購屋金,僅於符合契約條件、完成交屋後才撥付,有效提升信任感,降低交易糾紛。
- 提升交易透明度:履約保證具資金查詢功能,價金信託透過銀行明確記錄資金流向,讓交易過程更透明。
- 糾紛處理更有依據:履保由建經公司主動介入,信託則依約處理,避免資金落入不明狀態。
- 符合市場趨勢:履保與信託日益普及,成為現代房市的標準機制。
若您正在規劃不動產買賣交易,想進一步了解履約保證或價金信託,晟易不動產全案管理團隊能為您提供專業協助,協助您從資金控管到交易細節一站整合,讓每一步都清楚可控。
履約保證與價金信託雖同為資金保障機制,但在運作邏輯與執行方式上有本質上的差異。簡單來說,價金信託偏向資金保管角色,而履約保證則涵蓋更積極的契約監督與協調功能,尤其在發生爭議時,更具備一定的調處與干預能力。
以下為兩者核心差異整理:
| 履約保證 | 價金信託 |
---|
定義 | 由買方與賣方共同接受建經公司擔任第三方監控,銀行僅作資金保管,不主動管理交易 | 由買賣雙方共同向銀行申請,將款項匯入信託專戶中,由銀行依合約條件進行撥款 |
執行者 | 建經公司(具公正第三方角色) | 銀行(具公信力的金融機構) |
費用 | 以不動產買賣總價的一定比例計算(約萬分之2~6之間),常見為 0.03%(雙方各收) | 簽約時收約 1000 元手續費,另依價金總額每季收取 0.03%~0.05% 信託管理費(雙方各半) |
優點 | - 若發生合約糾紛時,可迅速介入協商解決
- 交易流程效率較高,資金撥付速度較快
- 款項流向可主動即時掌握
| - 資金直接存放銀行專戶,安全性更高
- 不經第三方中轉帳戶,資金更有保障
- 可於買賣任一方宣告破產時,保障強制執行
|
缺點 | 若遇到管理不當的建經公司,資金有被挪用的風險 | 銀行僅被動處理,若發生爭議時須透過司法程序才能解凍及撥付資金,處理時程較長 |
糾紛處理 | 積極主動協助調解,盡速化解買賣雙方衝突 | 必須透過司法判決解決糾紛,銀行僅配合法院裁定,無法主動調解爭端 |
看完履約保證與價金信託的比較,是否仍好奇「哪一種更適合我?」
不同案件、不同買賣條件,所需的保障策略應量身規劃,晟易不動產擅長整合土地交易流程規劃與風險管理,提供全案管理服務,協助您安心完成每一筆買賣。
在確認選擇履約保證或價金信託後,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掌握申辦流程!
履約保證制度下,建經公司角色有點像「不動產交易顧問」,不僅保護資金安全,也能針對稅務、過戶與交屋細節提供協助。申辦流程如下:
1. 簽約與用印 | - 雙方準備印章、身分證明、戶籍資料等相關文件
- 簽訂「買賣契約」與「履約保證條款」
|
2. 申報稅務與貸款辦理 | - 買賣雙方配合辦理房貸申請、稅務申報
- 建經公司協助確認各項繳稅進度,並確保必要文件備齊
|
3. 過戶與交屋 | - 當銀行完成抵押設定,貸款金額將匯入履約保證專戶
- 建經公司協助辦理產權過戶,讓雙方完成屋況點交
|
4. 餘額撥付 | - 建經公司確認產權登記與交屋流程皆完成
- 依契約條件,將剩餘款項撥款給賣方,交易正式結束
|
價金信託則是透過銀行設立信託帳戶,全程依照信託契約執行撥款作業。流程相對簡化,申辦流程如下:
1. 簽約階段 | - 買賣雙方與銀行簽訂「不動產買賣價金信託契約」
- 確定資金動用規則、帳戶設立資訊與撥款條件
|
2. 匯款階段 | - 買方依契約條件,分期將各階段款項(如簽約款、完稅款、尾款)匯入信託專戶
|
3. 託管階段 | - 銀行保管並依合約管理信託資金
- 處理稅費、貸款清償等相關撥款作業
|
4. 支付階段 | - 產權登記與屋況點交完成後,買賣雙方提交撥款申請書
- 銀行於指定營業日內將剩餘價金撥付給賣方,信託契約即終止
|
2018 年,台北市曾爆發多起疑似房屋買賣詐騙案件,其中包括福利汽車董事長也差點受騙。詐騙集團的手法是利用契約條款漏洞,誤導屋主在尚未收齊尾款前,就先辦理過戶,導致屋主失去產權卻拿不到交屋款。
由於相關受害者高達數十人,損失金額超過上億元,事件曝光後,台北市地政局曾發布提醒,強調買賣雙方應於交易條款中明確約定付款與過戶時序,並建議透過履約保證專戶機制,保證交易過程安全無虞,也特別提到,如果只有簽訂「價金信託」,履約保證責任容易大打折扣。
可以喔!其實不論是預售屋、新成屋,甚至是中古屋,只要交易雙方有共識,都可以透過履約保證、價金信託等機制,來保障資金安全與交易公平性。
根據消保法第17條規定,自2011年起,預售屋契約中已強制要求載明履約擔保機制,並規範五種合法方式,由建商擇一實施,以防買方在房屋尚未完工前,遭遇建商資金斷裂、爛尾樓等風險。
首先介紹主流推薦的2種:
- 不動產開發信託:建商將土地與建築資金信託給金融機構或經政府許可的信託業者,並依工程進度專款專用,銀行負責撥款與資金管理,安全性高、監督機制明確。
- 價金信託:買方所繳納的價金存入指定信託帳戶,由銀行代為控管與撥付,保障交易資金不被隨意動用。
再來,則是其他目前使用率較低的:
- 價金返還保證:若建案未完工,買方可申請退回已支付的全部價金。這個機制雖然保護力強,但對建商不利,所以市場使用率偏低。
- 同業連帶擔保:意思是由建商的同行提供擔保,建商若無法完工,由擔保公司續建。但實際上,容易發生關係人交叉投資,保障效力有限,因此近年立法院即有討論修法淘汰此機制。
- 公會連帶保證:則是擔保人改為地方不動產開發公會,若建商倒閉,由公會協助完成建案。但因執行難度高、公會權責容易不明,實際操作案例較少。
以上這五種,從實務角度出發,目前市場上最常見、也最受信賴的依然是不動產開發信託與價金信託。若你正在考慮購買預售屋,建議優先選擇採用這兩種機制的建案,保障會更有依據。
不同於預售屋有法規強制規範,新成屋與中古屋的交易屬於民間、個人對個人的買賣,並沒有強制要求使用履約保證機制,所以一旦發生交易問題,往往只能訴諸法律,增加訴訟成本。
因此,為了避免此類情形,考慮仲介業者或建經公司的「成屋履約保證」服務更為重要!能夠保證雙方的資金在完成產權轉移與交屋前,不得隨意動支。
晟易不動產團隊具備豐富實務經驗,提供一站式全案管理協助,幫助您評估各類履約保證模式,並針對個人需求設計最適合的保障策略,讓您的買賣交易更加安心。
房屋交易動輒百萬、千萬,資金安全與流程透明性,始終是交易中最重要的一環。在選擇履約保證或價金信託時,您是否也曾思考:
- 履約保證與價金信託,哪一種更適合自己的交易情境?
- 市面服務機構眾多,該如何挑選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?
- 高額資金交易,如何有效降低風險、保全自身權益?
目前履約保證相關服務機構,從銀行、建經公司到房仲業者皆有。選擇時,除了考量費用,更建議尋求具備整合溝通能力與交易經驗的專業顧問,協助全盤掌握流程細節,避免潛在風險。
晟易不動產擁有豐富的不動產顧問經驗,能為您提供:
- 專業評估建議:根據您的交易需求,協助挑選最合適的履約保證機制。
- 流程全案管理:由晟易顧問協助您與履保機構、銀行、賣方、代書間溝通協調,讓整個流程順暢安心。
- 降低交易風險:針對常見履約保證爭議與地雷,提供防範建議,保障您的資金安全。
- 一對一專屬諮詢:針對您的房產交易,量身規劃履約保證與資金流向方案。
若您正規劃房屋或土地交易,或希望進一步了解相關保障機制,歡迎與晟易不動產顧問聯繫,讓我們陪您一起把關每一個交易環節,確保安心完成。
● 電話:02-2873-1505
● Line:
@cyla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