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閉選單
2025/09/23
專家揭密土地節稅技巧!靠「都市計畫農地」可省下百萬稅金

一、為什麼有錢人喜歡買地來節稅?

對許多高資產族群來說,當手上的財富逐漸累積,接下來要煩惱的往往不是「怎麼賺更多」,而是「怎麼守得住」。
 

特別是在考量到未來要傳給下一代時,高額的贈與稅與遺產稅就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:該怎麼把資產轉移出去,同時降低稅負?怎麼避開一次性課稅帶來的龐大壓力?
 

這些問題,不只發生在百億家族身上,其實只要你擁有的不動產或金融資產超過 3000 萬元以上,就應該開始正視傳承與節稅的策略。

有錢人怎麼善用土地?揭開富人圈的常見資產策略

有錢人從不打沒有準備的仗。他們的土地配置策略,並非單純的買賣,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規劃。以下,我們將解析富人圈中最常見的土地運用方式,讓你了解他們如何玩轉資產。

1. 停泊資金,把土地當成現金的「避風港」

你以為有錢人會把大把現金存在銀行嗎?恰恰相反,在通貨膨脹的時代,現金只會越來越薄。因此,他們更擅長將暫時不需動用的資金,轉化為能夠增值的資產,而土地正是一個絕佳的選項:
 

  1. 不需擔心建築折舊
  2. 擁有長期抗通膨性
  3. 日後可作為抵押貸款的資產槓桿

2. 提前規劃世代傳承,為後代省下百萬稅金

對於高資產家庭來說,「傳承」是比「賺錢」更重要的課題。聰明的父母會善用每年 244 萬元的贈與稅免稅額,提早將資產以贈與方式轉移給子女,以降低未來高額的遺產稅。
 

或是「以地傳承」,運用土地公告現值低於市價的優勢,或規劃農用土地,進行合法稅負優化;並結合資產配置與信託機制,協助地主以更具策略性與彈性的方式,為下一代提前布局。
 

想了解如何將土地納入資產傳承最有利?晟易不動產可提供專業的土地規劃與開發建議,為您量身打造最符合需求的方案。

二、土地可節稅又保值?帶你看懂 5 大資產成長的關鍵

1. 土地持有成本較低

「買得起,養不起」是許多人買房的痛點,尤其當你擁有的是高價豪宅,每年要繳的房屋稅和地價稅,都可能是一筆不小的負擔。但如果同樣的資產總值,你選擇了土地,那情況可就完全不同了。
 

我們來做個簡單的比較,看看在台灣持有「房子」和「土地」,每年要繳哪些稅、誰的成本更低:
 

A. 持有房屋(含土地):需要同時繳納房屋稅、地價稅,如果全國總持有房屋 3 戶以上還需要繳納囤房稅。

  1. 房屋稅依「房屋評定現值」計算,自用稅率為 1.2%,非自用則最高可達 3.6%。
  2. 囤房稅(持有 3 戶以上),房屋稅會適用不同差別稅率,例如非自住住家用房屋法定稅率為 2%~4.8%。
  3. 地價稅依「房屋所佔土地的公告現值」計算,若符合自用住宅,稅率為千分之 2。

B. 單純持有土地:只需要繳納地價稅。

  1. 地價稅依「土地公告現值」計算,若符合自用住宅,稅率為千分之 2,非自用則為千分之 10~55。

💡提醒: 除了基本稅率,如果你持有的房屋被認定為高級住宅,房屋稅還可能因「豪宅認定」被加價徵收。
 

舉例來說,在台北市持有一間總價 8,000 萬的高級住宅,將原本的房屋標準單價提高 +120% 來課稅,假設原本評定單價為 10,000 元/㎡,被列為豪宅後,變成 10,000 × (1 + 120%) = 22,000 元/㎡,如此加價計算後,每年稅金有可能多出超過一倍,長期下來差距驚人。
 

反觀持有同樣價值的土地,若為自用住宅用地,地價稅僅 2‰,一整年稅金就能省下數萬元。更進一步來說,如果你持有的是「公共設施保留地」,在保留期間未作任何使用並與使用中土地隔離,可申請免徵地價稅,若作為農業使用,則可免繳田賦!

2. 移轉土地以公告現值計算稅負

當你打算將土地以「贈與」或「繼承」方式移轉時,政府是以市價打九折的「公告土地現值」來計算。
 

換句話說,假設你擁有一塊市價 5,000 萬元的土地,但其公告現值僅為 4,500 萬元;透過繼承還可以再扣除免稅額 1,333 萬元,這麼計算下來,需要繳納的稅金就可能天差地遠。

3. 農地享有免稅優惠

當然,你可能會想說,土地移轉時,不是還要繳納土地增值稅?
 

沒錯!土地增值稅是取得到移轉期間公告土地現值的漲價總數,依漲價倍數採用累進稅率計徵,所以持有的期間愈長,增值的倍數通常也愈多。
 

但如果購入的標的是農地,且符合「農地農用」的條件,買賣、贈與或繼承時,可以申請不課徵土地增值稅、贈與稅與遺產稅,直接實現稅金全免!這也是許多富人進行資產傳承時,最常使用的策略之一。
 

【實際案例】
2023 年台中地稅局就曾分享過一個案例:台中一位莊姓老先生將持有 30 多年的農地贈與給兒子,起初因為沒有辦理農用免稅申請,被稅務員當作一般用地課稅。所幸經稅務局協助查證後,發現該地在 89 年以前就已符合農業使用條件,成功申請回溯調整前次移轉土地現值,幫他省下了一百萬餘元的土地增值稅!
 

因此,許多人在年長之際,會選擇置產農地並依規定取得農業使用證明,未來可順利低稅或免稅傳承給下一代。不過,購買農地一定要注意法律規定,一旦遭查出違規使用,先前免稅資格就可能被追繳,代價可不小。

4. 土地沒有折舊問題

以往買房子最大的痛點之一,就是「折舊」。一棟剛蓋好的新房子,從交屋的那一刻起,就開始逐年折舊。五年後、十年後,當你想出售時,除非地段絕佳,否則房屋本身的價值通常會貶損。
 

然而,土地本身沒有折舊問題;土地的價值,取決於它的區位、用途和發展潛力,這使土地有機會成為一種越放越值錢的資產。

5. 土地價值變動的政策紅利

聰明的土地投資人,他們懂得掌握政策風向,將看似平凡無奇的土地,變成價值連城的金雞母。以下是幾種常見的「政策紅利」:
 

  1. 都市計畫: 當政府將原本的非都市土地,劃入都市計畫區,並變更為住宅區、商業區或工業區時,土地的價值也會因此水漲船高。
  2. 市地重劃與區段徵收: 當你手中的土地被政府劃入重劃區或徵收範圍,即使分回的面積只有 40%~50%,但因為分回的是可建築的「建地」,每坪單價遠高於原本的土地,總價值反而大幅增加。政府甚至還會針對「重劃後首次移轉」提供土地增值稅減徵 40% 的優惠。


小提醒: 土地的價值會受政府政策影響,但相對應的法規也比較複雜。想要掌握這些政策紅利,而不是誤觸地雷,你就必須找到真正了解「都市計畫、重劃區、區段徵收」等細節的專家。


晟易不動產擁有超過 20 年的土地規劃經驗,可為你量身打造最適合的土地規劃方案,並協助地主即時掌握「公告現值、抵價地分配、土地增值稅減免」等政策紅利。

三、買農地要注意什麼?買地新手必學土地挑選與入門心法

農地雖然節稅優勢強大,但不是所有農地都能買,也不是買了就能隨意開發。
 

買農地前,第一步是確認土地的合法性與使用限制,第二步是思考未來的潛力與可能性。以下幫你拆解 2 大重點。

1. 確認土地是都市計畫內,還是都市計畫外?

台灣可買賣的土地分為:

  1. 都市土地(都市計畫內)
  2. 非都市土地(都市計畫外)

通常都市計畫內的農地,比都市計畫外的農地,更具備「政策紅利」的潛力。
 

📍 都市計畫內農業區

這類都市計畫農地最大的優勢在於:
 

  1. 開發彈性大: 經審查核准後,可從事低強度使用,例如興建農舍、休閒農場,甚至駕訓場、幼兒園等。
  2. 無分割限制: 不同於非都市土地有「分割面積不能小於 0.25 公頃(約 756 坪)」的限制,都市內農地沒有這項規定,這讓小額投資者也能輕鬆入場。
  3. 高增值潛力: 由於緊鄰城市,這類土地未來有極高機率被納入市地重劃或區段徵收的範圍,一躍成為高價值的建地。


(延伸閱讀:土地該開發還是養地?專家分享5大策略,教你聰明開發!


📍 非都市土地(特定農業區、一般農業區)

這類土地位於都市計畫之外,主要用於農業生產。雖然在價格上相對親民,但限制也較多:
 

  1. 特定農業區: 這類土地是農業主管機關指定的「優良農地」,管制最嚴格,未來變更為其他用途的機會較小。
  2. 一般農業區: 相較於特定農業區,管制較為寬鬆,經主管機關同意後,有機會申請變更為其他用途。


所以購地之前記得查清楚你的標的是屬於哪一類農地、可否興建農舍,是否符合「農地農用」條件,這些都會影響你未來能不能節稅與變更使用。
 

(延伸閱讀:土地買賣前必看!地種限制與持有期間這兩點一定要釐清

2. 重劃區與區段徵收的機會與保障

前面提過,「政策紅利」是土地增值的最大關鍵,而實現這項紅利的兩大方式,就是「市地重劃」與「區段徵收」。
 

Q:什麼是市地重劃?

市地重劃是由政府將一區土地重新規劃、整併、整理後興建公共設施(道路、公園、學校),再把部分土地「重新分配」給原地主。

 

Q:什麼是區段徵收?

區段徵收則是指「政府主導」的土地開發模式,通常會先徵收特定區域的土地,進行開發規劃,然後將部分開發完成的土地分配給原地主,或提供現金補償。

 

無論是重劃或徵收,地主都有權利分回土地。一般來說,地主的分回比例大約落在 40%~50%,雖然表面上看來面積變小,但因為分回的是可建築的建地,其價值會比原本的土地高出許多,這也正是許多人願意投資重劃區土地的主因。

農地不只節稅,還可能增值

 

換句話說,買農地不只能省稅,如果選對位置、規劃得宜,農地也有可能變身為市值翻倍的住宅或商業用地。
 

然而,土地買賣涉及許多專業知識,從判斷土地的真實價值、了解複雜的法規,到掌握重劃與徵收的最新進度,常讓人感到頭痛。如果你不想因資訊落差而吃虧,那麼像晟易不動產這樣專業的顧問就是你最強大的後盾。

買地一定要買一整塊嗎?

說了這麼多,相信你可能也會想:買地是不是只有「大地主」或「有錢人」才玩得起的遊戲?聽起來動輒就是千萬、上億的總價。但其實,土地投資的門檻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高。只要掌握兩個關鍵觀念,中產家庭也能輕鬆成為「小地主」。
 

1. 土地買賣可以用「持分」

所謂土地持分就像是切蛋糕一樣,一塊完整的土地,可以被分割成多個「持分」進行買賣。
 

換句話說,你可以只買一小塊,甚至只需要幾坪,就能擁有該土地的「所有權狀」。這意味著,即使只有小額存款,你也可以輕鬆地參與土地投資,不必一次性拿出大筆資金。
 

2. 「持分」的保障不打折

你可能會擔心,買持分會不會有糾紛?未來想賣掉會不會很麻煩?
 

其實不必擔心,因為每位持分者都有各自獨立的「土地權狀」,可以隨時獨立進行買賣,不會影響到其他共有人。當土地遇到政府重劃或徵收時,你所擁有的「持分坪數」也同樣會被計算在內,保障你的權益。
 

所以,別再被「買地要買一整塊」的迷思給限制住了!只要找對方法,並尋求專業協助,你也能和有錢人一樣,透過土地開啟你的資產增值與節稅之路。

四、土地節稅怎麼規劃?晟易不動產,帶你複製有錢人的成功模式!

有錢人之所以偏好土地,不只是因為持有成本低,更因為能同時享受「合法節稅 + 政策增值」的雙重優勢。您是否也曾想過:
 

  1. 一般人能不能像有錢人一樣,透過土地達到傳承與投資的雙重目的?
  2. 市面上農地選項繁多,究竟要怎麼挑選對的地段、對的農地,才不會錯失增值與節稅機會?
  3. 面對都市計畫、公告現值調整與重劃政策,沒有專業顧問協助,會不會因資訊落差而吃虧?


晟易不動產擁有多年土地與不動產顧問經驗,能幫助您:
 

  1. 專業評估: 針對持有、贈與、繼承不同情境,提供最佳土地節稅方案。
  2. 政策導讀: 協助解析都市計畫農地、重劃區及農地免稅等政策紅利。
  3. 傳承規劃: 幫助家庭提前布局,降低世代交替的稅務壓力。
  4. 一對一諮詢: 量身設計土地運用策略,讓您和有錢人一樣,複製成功的節稅模式。

如果您也想善用土地達到「合法節稅 + 政策增值」,或正在尋找適合的農地投資標的,歡迎立即洽詢晟易不動產,讓專業顧問帶您掌握土地的最佳價值。
 

電話:02-2873-1505
Line:@cyland